冷阱的溫度設定
隨著真空冷凍干燥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作為生命科學儀器的凍干機,已經被廣泛應用在:生物制品、醫(yī)用制藥、食品工業(yè)、化學、新能源材料、環(huán)境保護、文物保護等領域。
小型實驗室凍干機,主要在實驗室、科研、高校等研發(fā)場所發(fā)揮作用。冷阱是置于凍干腔和真空泵間,用于捕集蒸汽的裝置。冷阱溫度越低,冷阱的捕獲能力越強。但冷阱溫度低,對制冷要求高,凍干機成本及運轉費用相對增高。
凍干機的干燥要在0℃以下進行,在產品凍結狀態(tài)下進行,只在后期降低產品的殘余水份含量時,才能讓產品升至0℃以上,但一般≤40℃。真空條件下,當水蒸汽直接升華出來后,藥物剩留在凍結時的冰架中,形成類似海綿狀疏松多孔架構。
因此,干燥后的體積大小幾乎不變。再次使用前,加入注射用水,又會立即溶解。
常見冷阱溫度主要有-50℃、-60℃、-80℃,3個檔次。
冷阱溫度對捕水能力的影響:冷阱溫度從-35℃降低至-55℃,捕水能力有明顯提升,冷阱溫度低于-55℃,冷阱的捕水能力提升不明顯。因此,在沒有特殊需求的情況下,選用冷阱溫度-60℃是理想的選擇。
冷阱溫度為-50℃的凍干機,適用于水溶劑或溶劑凝固點在-40℃以上的產品凍干,冷阱溫度對捕水能力的影響實驗表明:冷阱溫度從-35℃下降到-50℃,捕水能力提升明顯,冷阱溫度低于-50℃,冷阱的捕水能力提升不明顯。
因此,在沒有特殊需求的情況下,選用冷阱溫度-50℃即可。
編輯:K